从亨廷顿的'我们是谁' 到龙应台的'北大谈梦'(2010-08-23)
翟石磊谈古论今
中国的文明不能仅靠意识形态的凝合,那样的力量是最脆弱的锁链;民族不能靠创新文化的凝合,那样的发展终将葬送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梦想。
记得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书《我们是谁?》,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家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他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倒出"了他作为美国人的委屈,"倒出"了异质文化对其"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上帝选择的,盎格鲁撒克逊新 教"文化的腐蚀,也痛斥"异质低等文化"如伊斯兰(回教)文化对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破坏。他痛斥了多元文化对美国文化认同的冲击,多语言存在对英语主导地位 的撼动;他诉说着其作为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白人的崇高往事和无比痛心的未来。他整本书都是在论述美国的价值观、语言、宗教、美国信念 (American Creed),美国的自由、民主、平等,美国价值的普世性。他一直在怀疑其它文化的价值,怀疑移民和来自"亚非拉"那些不可教化、同化的低等移民。
亨廷顿到底想说什么?他是在叫卖他的美国中心论吗?他是在反思美国的文化身份焦虑吗?他是在尊重美国的自由平等民主观吗?似乎是。因为,他用了大篇幅的 语言阐述;似乎又不是,因为他的反复的、�嗦的论证,都是为了维护他自己的一种文化信仰,都是在吟唱其作为最后狂妄的"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卫道士的挽 歌。全球化来了,中国人在平静中观望,这是个新事物;全球化来了,中国人在观望中渴望,这似乎孕育着中国这个古国文明的重生;全球化来了,美国人害怕?中 国人庆幸?都不是吧。因为连亨廷顿先生都恐惧了,不管是否发自内心。
记得读了这本书后,我似乎体会到作者这样的思路:美国是一个基于美 国信念而形成的想象共同体,他们之所以成为国家的公民,不是因为他们的人种肤色,不是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爱恋,而是对美国价值的追求和信仰,是对美国的 文化、英语、宗教(新教)的追随。美国的存在,美国国民性的存在必须要一个粘合剂,这不是来自内部的团结,而是来自外来敌人的威胁,是不断的制造矛盾、战 争,在"霸道"中捍卫美国的"人道、天道"。
迷失自我身份的中国人
思罢美国,我开始审视中国。今天的中国人,特别是大陆 人是否该好好的反思自己:"我们是谁?"还有多少中国人的血性?生存在这片土地,为什么那么多的精英――商人、艺人、学人,还有追求党国利益至上的'官 人'都纷纷弃国而逃,誓死不当中国人了呢?民族的灵魂还有没有归宿?难道真的是孤魂野鬼?大陆的青年群体还有多少传统文化脉络的传承?似乎,除了对快餐式 的网络文化的麻木消费,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或许只是茫然的无知和莫名的悲叹。
中华文化圈的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的华人,又怎样的谱 写中华文化的"鸿篇巨著"呢?失去了共同文化的信仰和追随,失去了文化血脉的凝聚和连贯,如何宣称自我的中国人身份?中国的文明不能仅靠意识形态的凝合, 那样的力量是最脆弱的锁链;民族不能靠创新文化的凝合,那样的发展终将葬送共有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梦想。"我们是谁?"
看了龙应台在北大 的演讲:我怎么会没有中国梦呢?从乡愁到美丽岛,心中感到十分震撼。大陆与台湾,在同一片天空下想象对方和曾经共有的记忆;在同床异梦的对话中,我们似乎 看到了那个拥有灿烂文明古国应有的尊严和自豪,我们似乎闻到了千年中华的桂香,触摸到了中华脉搏的强烈的搏动。龙应台的"中国梦"是冲破了意识形态的枷锁 和历史的禁区,用人性、道德和作为中国人的良知编制而成的文化共鸣。她把中国梦视作图腾去崇拜和尊崇,这值得我们去敬佩和感叹。她以一个迷失文化身份的 "中国湖南人"和"台湾人"的视角,展示了我们是多么的幼稚、无知、可笑。你是哪里人?这是多么简单和直接的问题,但到了她那里却成了如此的尴尬。
美国人自豪的向世界宣告自己是"山巅之城",是上帝选择了美利坚。他们的自信建构了他们共同的国民身份和文化信仰。而中国人呢?中国人又将如何告诉世人自 己的国家、历史和人民?难道中国人非得通过战争和国家仇恨来凝聚力量?难道只有民族主义大行其道才能让民族梦想觉醒?中国人该反思了,自己究竟是谁?因为 中国人需要知道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是中国矿业大学教师
博客 http://zgys.spaces.live.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你的留言、评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