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日星期二

你很少吃的6种好食物(组图)

你很少吃的6种好食物(组图)

2009年02月16日 09:21:43  来源:
生命时报
人的探险精神如果用在饮食上,一定能获得更多的健康。以下这几种健康食物,你肯定见过,也肯定吃得不多——至少不会像吃苹果、面包、牛肉那样去吃它们。从今天开始,让它们成为你每日食谱的主菜吧!

你很少吃的6种好食物

猕猴桃: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两个猕猴桃中维生素C的含量超过一个橘子,而且它还含有丰富的钾和膳食纤维。

吃法:猕猴桃皮薄,可以用削皮器或削皮刀去皮。果肉可切片食用,或者切成两半舀出果肉食用。如果做水果沙拉放点果肉可以增加绿色,显得更特别。

你很少吃的6种好食物

花椰菜:花椰菜富含维生素K,能增强血液凝固能力,也是抗氧化剂维生素A、C和植物钙的来源。

吃法:食用前在冷水中清洗,把难以食用的根茎切掉,蒸、煮、炒均可。

更多内容请关注美食频道 >>

· 吃八大健康食品清肠道(图)
· 胀气少吃五类食物(图)
· 吃掉压力 轻松生活(图)
· 顺德的吊针鸡(组图)
· 乡野土菜粗而不俗(图)
· 春季宜多吃豆芽(图)


· 初春吃萝卜顺气防感冒|孝敬爸妈的福寿菜
· 酒吧+餐厅的混合体|北京新鲜地新发现
· 黄焖鸡块【组图】
· 香菇荞麦粥图解|按血型用美食迷住情人组图
· 吃八健康食品清肠道|经典美食发明趣闻
· 顺德的美味吊针鸡组图|美味情人约会地组图
· 情人节 浓情巧克力大赏
· 冬菜焖鸭图解|善"膳"若水节后清肠食谱组图
· 甲鱼大补别乱吃!|在美食中体味浪漫组图
· 时尚前卫东南亚特色餐厅|私家会所共赏雅致
· 你所不知道的垃圾食品真面目
· 豌豆苗炒鸡丝图解|春节收尾再做桌喜庆菜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09-02/16/content_10825864.htm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吃辣椒讲时候

吃辣椒讲时候

发布时间:2009-1-16 9:02:58 作者:佚名 来源:美食导报网络版

吃辣椒讲时候

  适合冬天吃。辣椒具有温热御寒的功效,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痛等症状。吃辣后很多人大汗淋漓,倍感舒畅,主要是因为辣味食物可以刺激汗腺分泌,加速新陈代谢和气血运行。冬天食用对体质虚寒的人有一定好处。

不适合秋天吃。中医有五味入五脏的说法,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而秋天正是容易“肺燥”的时候,尤其不适合吃辣。

适合中午吃。因为此时肠胃的消化能力最强。

不适合晚上吃。晚上吃辣则易导致胃溃疡等疾病。

适合潮湿环境季节吃。辣味食物比较适合生长在四川等潮湿地区的人食用。从中医角度看,辣椒具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这也是低温潮湿地区喜食辣椒的原因。

不适合干燥环境季节吃。北方干燥地区的人食用后,上火、气虚等症状会更严重。

适合食欲不振者吃。辣椒含有一种叫辣椒素的成分,对口腔及胃肠有刺激作用,所以能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使食欲改善,并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排除消化道中积存的气体。

最不适合阴虚火旺者吃。这类人多表现为体弱、乏力、易出虚汗。由于辣椒具有发散作用,会使这类人大量出 汗,虚上加虚。而平时属于阴虚火旺者,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现象,吃辣的食物虽一时痛快,但过后会让这些症状加重几倍。由于辣椒的性味是大辛 大热,所以火眼、牙疼、喉痛、咯血、疮疖等火热病症,或阴虚火旺的高血压病、肺结核病,应慎食。(叶儿)


相关链接
辣椒韭菜乌龙茶 小腹不长胖  最辣的辣椒在英国  医生提醒:吃辣椒要适度

       新加坡辣椒  辣椒炒冬瓜球  辣椒 青椒营养大PK  杂锦辣椒干逼青头鸭

编辑:陈杰娥

  • 上一个健康饮食:

  • 下一个健康饮食:



  • 普通新闻资讯食品安全无小事 近期国内食物中毒事件一览
    普通新闻资讯专家谈食品安全法:代言明星与检验机构需负责
    普通新闻资讯广州市政府全力处置市民瘦肉精中毒事件
    普通新闻资讯广东食药局局长:2009年将更加关注食品药品安全
    普通新闻资讯省食安网发布消费提示: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普通新闻资讯新华视点:蒙牛特仑苏OMP事件的“台前幕后”
    普通新闻资讯全国各地两会代表委员关注食品安全
  • http://www.gdfs.gov.cn/jkys/ShowArticle.asp?ArticleID=40359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哪些人不宜吃花生

    哪些人不宜吃花生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其能滋养补益,具有养生延年的功效,在民间被叫做长生果,也被誉为“素中之荤”。

    湖 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医院甘爱萍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花生味甘性平,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和胃、养血止血、润肺止咳、利尿、下乳等功 效,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另外它还可以防治肿瘤类的疾病,是一味不错的中药。

    现代药理 学研究也发现,花生质润多油脂,其脂肪含量非常高,高达45%—5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左右;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高达25%—30%,此外还 含有核黄素、钙、磷、硒、卵磷脂、胆碱、维生素E、维生素K、B族维生素等。尽管如此,吃花生也有诸多禁忌。

    第一,因为花生 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非常高,那些体寒湿滞、脾虚便泄,以及有胃肠道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腹泻。第二,对于有肝胆疾患的人来说,花生会加重肝脏负担。 第三,皮肤油脂分泌旺盛、易长青春痘的人,也不宜过量进食花生。第四,由于花生有止血作用,能增进血凝,促进血栓形成,所以那些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 食用。

    此外,我们日常食用花生米大多是油炸,这样非常容易引起上火,特别是那些肝火旺盛、内热上火的人食用,会火上浇油。如果实在想吃,也限于以水煮或炖的花生为宜,此时的花生具有不温不火、易于入口、容易消化等特点,也是最佳的养生食用方法。2009年02月16日 11:49 来源:生命时报
    延伸阅读

    ●食用长期冷冻食品当心中毒 2009年02月10日
  • ·这些人不宜多吃汤圆 2009年02月09日
  • ·酒后K歌易患急性声带炎 2009年02月04日
  • ·油盐酱醋让药效打折 2009年02月01日
  • ·吃得太油生物钟紊乱 2009年02月01日
  • ·春节切忌暴饮暴食 2009年01月23日

  • http://www.ce.cn/cysc/sp/ysjj/200902/16/t20090216_18218664.shtml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你必犯的13个养生误区

    你必犯的13个养生误区

    1.鱼吃得越多越好  
    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 忆、保护视力、消除炎症颇有益处。但食鱼并非多多益善,鱼的脂肪酸中含有20碳五烯酸,它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长期过量食鱼,可使血小板凝聚性 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如皮下紫癜、脑溢血等。爱斯基摩人以食鱼为主,有人发现尽管他们几乎没有人患冠心病、脑血栓症,但脑出血却成了他们的重要死亡 原因。 


      2.口香糖能健齿 

     吃了口香糖不漱口,其糖分同样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另外,口香糖中含有橡胶增塑剂、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化剂等添加物,这些都有一定的毒性。增塑剂的代谢产物为苯酚,毒性较强,在消化道吸收入血后,可危害人体健康。  


     3.多多吃醋有好处  

    醋能增进食欲, 开胃健脾,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并能促进胃肠对维生素C的吸收。在降血压、预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认为吃醋有很多好处,而过量食醋,甚至有 人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腐蚀粘膜、损伤脾胃,还会软化骨质,加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

      4.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吃完饭后,胃肠蠕动增加,心跳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此时吸烟,人体对烟雾中的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使更多的化学毒物吸入人体内。实验证明,饭后吸一支烟,比平时吸10支烟的中毒量还要大!  


      5.旁人吸烟,与己无关  

      很多人都认为被动吸烟远没有吸烟的害处大,对身边的吸烟者过于宽容。德国一位肿瘤防治专家根据研究提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认为吸烟对旁人的危害比 自己还大!特别是高浓度的亚硝胺,被周围人吸入的比吸烟者本人吸入的还要多50倍,相当于每小时吸30支烟。所以人人都有权利抗议身边的吸烟者,以保护自 己的身体健。  


      6.饮酒可增强性功能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在初期,少量饮酒能促进性兴奋,正如常言所说的“酒壮色胆”。但长期饮酒,就会产生抑制作用,只 会减弱性欲,导致阳痿早泄、射精障碍、性交不能,最终造成性功能丧失。酒精还直接影响精细胞的生成,使生育能力下降,造成胎儿畸形,殃及后代。晋代诗人陶 渊明一生酷爱饮酒,所生五个孩子不是愚钝就是白痴,使他追悔莫及。  

     7.饮酒能御寒  

      酒精在体内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是极小的,酒后有暖烘烘的感觉是因为酒精能刺激血管扩张,加快新陈代谢,给人一种增加了热量的假象。此时体内散热加 快,如果真正供给热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供应不上,就进入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或锻炼,极易发生伤风、感冒,招至疾病。进行冬泳的人更不能在入水前饮酒,否则 会很危险。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或锻炼的人应多吃含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来增加热量。 


      8.胖孩子身体好  

      营养不良的孩子很瘦弱,使人可怜。营养充足的孩子白白胖胖,讨人喜欢。物极必反,营养过剩,形成肥胖儿,不仅操作智商下降,视觉、知觉和接受能力会低于正常孩子,容易患弓形腿、平底足,长大成人后还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之类的疾病。  


      9.给孩子吃补品对身体有好处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保健品、滋补品,如:蜂乳、蜂王浆、花粉、鸡胚宝宝素、人参口服液等,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营养,有利于生长发育而健壮结 实。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因为这些保健品、滋补品中很多都含有性激素类物质,具有促进和加强性功能的作用,儿童服用后会出现性早熟的现象,令家 长十分难堪。补品可不能随便给孩子吃,有问题要请教医生。  

     10.身材当然是越高越好

      现在人的身高是一代比一代高,这主要是营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所致。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不变,总有一天会成为“社会公害”。身材过于高大,消耗的能量多,会加重心脏负担,抗病能力降低,功能调节变差,寿命也会缩短。很多调查资料证实,高个子没有矮个子寿命长。


      11.多晒太阳有好处

      太阳中的紫外线能使皮下脂肪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为生理上的这种需要,夏 季每天让脸和手在阳光下暴露10分钟就足够了,冬天在室外散步半小时也就能补足体内维生素D的需要量。过度晒太阳不仅会使皮肤过早衰老和干皱,还会引发白 内障和皮肤癌,损害健康。


      12.嘴唇干了用舌头舔

      唾液中含有粘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等物质,舔唇时如同给嘴唇抹上一层浆糊,风一吹,水分蒸发,形成干膜而皱缩,干燥感觉更厉害,甚至造成嘴唇肿胀、破裂流血。嘴唇越舔越干。正确的方法是用护肤脂或植物油搽嘴唇,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A。


      13.梦有碍健康 

      做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并无什么影响。人人都会做梦,从来不做梦的人反而不正常,大脑可能有问题。如果经常做恶梦,那就要进行心理治疗了。








    http://gongjinfa.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_6419.html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盘点能够增强免疫力的9大食物

    盘点能够增强免疫力的9大食物

    2009年02月24日09:24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如何通过饮食来提高免疫力、远离感冒?为实现这个目标,近日,美国MSNBC新闻网向大家介绍了9种食物

      酸奶:益生菌保护肠道。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保护肠道,避免致病细菌的产生。另外,有些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可以促进血液中白血球的生长。

      红薯:增强皮肤抵抗力。皮肤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员,是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外界侵害的第一道屏障。维生素A在结缔皮肤组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补充维生素A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食物中获取β胡萝卜素,红薯是获得这种营养的最快途径,它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且热量低。

      茶:抗细菌防流感。哈佛大学的免疫学者发现,连续两周每天喝五杯红茶的人其体内会产 生大量的抗病毒干扰素,其含量是不喝茶的人的10倍,这种可以抵抗感染的蛋白可以有效帮助人体抵御流感,同时,还可以减轻食物中毒、伤口感染、脚气甚至是 肺结核和疟疾的症状。当然,喝绿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鸡汤:美味的感冒药。鸡肉在烹饪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半胱氨酸与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乙酰半胱氨酸非常相似,有盐分的鸡汤可以减轻痰多的症状,因为它与咳嗽药的成分很像。炖鸡汤时加些洋葱和大蒜,可让效果更显著。

      牛肉:补锌增强免疫力。锌在饮食中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白血球的生长,进而帮助人体防范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即使是轻微缺锌,也会增加患传染病的风险。牛肉是人体补充锌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冬季,适当进补牛肉,既耐寒又预防流感。

      蘑菇:促进白血球抗感染。长久以来,人们就把蘑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食物。现在,研究人员们找到了这样做的理由:吃蘑菇可以促进白血球的产生和活动,让它们更具防范性。

      鱼和贝类:补硒防病毒。英国专家研究指出,补充足够的硒可以增加免疫蛋白的数量,进而帮助清理体内的流感病毒。硒主要来源于牡蛎、龙虾、螃蟹和蛤蜊等海鲜类食品。鱼类如大西洋鲑鱼中的欧米伽-3能够帮助血液产生大量的抗流感细胞,也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大蒜:大蒜素抗感染和细菌。英国研究人员的实验结果表明,食用大蒜可让感冒发生几率降低2/3。经常咀嚼大蒜的人患结肠癌和胃癌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天生吃两瓣蒜,并在烹饪菜肴时加入一些大蒜末。

      燕麦和大麦:健康纤维抗氧化。燕麦和大麦都含有β葡聚糖,这种纤维素有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食用燕麦和大麦,可以增强免疫力,加速伤口愈合,还能帮助抗生素发挥更佳效果。▲

      (郭静超)

    《生命时报》 (2009-02-24 第08版)

    更多内容请点击健康频道》》
    (责任编辑:陈烨菲

    更多关于 食疗 的新闻

    · 花菜:强肾壮骨健脾养胃好蔬菜
    · 靓汤推荐:养血补气莲藕腔骨汤
    · 春天喝点儿蜂蜜可以预防过敏
    · 醋泡核桃仁 既能防病又保健
    · 饭后吃梨可排出体内致癌物质
    · 经常吃三种食物可减少腹部脂肪
    · 食用百合枇杷粥可治疗肺气肿
    · 糯米鸡肉同煮可导致胃肠不适
    · 烟民喝点红酒有助于预防肺癌
    · 早餐吃少量醋泡洋葱延缓衰老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4740/21471/8857815.html











    http://gongjinfa.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_6419.html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用微波炉加工食物的九大禁忌


    用微波炉加工食物的九大禁忌


    2009年02月12日11:16 来源:新华网

      1、忌将肉类加热至半熟后再用微波炉加热:因为在半熟的食品中细菌仍会生长,第二次再用微波炉加热时,由于时间短,不可能将细菌全杀死。冰冻肉类食品须先在微波炉中解冻,然后再加热为熟食。

      2、忌再冷冻经微波炉解冻过的肉类:因为肉类在微波炉中解冻后,实际上已将外面一层低温加热了,在此温度下细菌是可以繁殖的,虽再冷冻可使其繁殖停止,却不能将活菌杀死。已用微波炉解冻的肉类,如果再放入冰箱冷冻,必须加热至全熟。

      3、忌油炸食品:因高温油会发生飞溅导致火灾。如万一不慎引起炉内起火时,切忌开门,而应先关闭电源,待火熄灭后再开门降温。

      4、忌超时加热:食品放入微波炉解冻或加热,若忘记取出,如果时间超过2小时,则应丢掉不要,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5、忌用普通塑料容器:使用专门的微波炉器皿盛装食物放入微波炉中加热,一是热的食物会使塑料容器变形,二是普通塑料会放出有毒物质,污染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6、忌用金属器皿:因为放入炉内的铁、铝、不锈钢、搪瓷等器皿,微波炉在加热时会与之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既损伤炉体又加热不熟食物。

      7、忌使用封闭容器:加热液体时应使用广口容器,因为在封闭容器内食物加热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使容器内压力过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即使在煎煮带壳食物时,也要事先用针或筷子将壳刺破,以免加热后引起爆裂、飞溅弄脏炉壁,或者溅出伤人。

      8、忌将微炉置于卧室:同时应注意不要用物品覆盖微波炉上的散热窗栅。

      9、忌长时间在微波炉前工作:开启微炉后,人应远离微波炉或人距离微波炉至少在1米之外。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调查发现更多年轻人患心脏病


    调查发现更多年轻人患心脏病

    何文欣 (2008-04-16)  

      国大医院心脏内科部门最新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过去4年里,有越来越多年龄介于21到45岁的年轻人患上心脏病,而当中有90%是男性。

      根据统计,在2000年,因心脏病爆发送往国大医院急诊部门的21到45岁年轻病人,占该医院心脏病患者总数的10.8%。到了去年,这个比例上升到15.8%。

      造成这个上升趋势的主导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就是现代都市人的吸烟恶习。

      以国大医院的统计来看,心脏病患者无论老少,有37%有吸烟的习惯。不过,接受调查的年轻患者当中,吸烟者却超过60%。

      国大医院心脏内科部门主任陈淮沁医生相信,吸烟恶习,再加上年轻人普遍不太重视自己的生活和饮食是否健康,无形中提高年轻人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

    年轻患者九成男性

      当然,年轻患者的家庭若也曾有人患上心脏病,他患病的风险自然也会提高。

      接受调查的年轻患者中,有两成是因为家庭遗传因素。

      另一方面,男性原本就较女性容易患上心脏疾病。

      国大医院的数据显示,整体的心脏病患者有七成是男性。不过,单看年轻患者时,男性病例却高达九成。

      陈淮沁指出,女性较不容易患上心脏疾病,主要是因为体内的荷尔蒙对心脏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他说:“不过,如果吸烟,又或者是已经迈入更年期,女性患上心脏疾病的几率也会跟着提高。”

      国大医院每年平均会接见600到700名心脏病患者,占全国心脏病患人数的37%。因此,陈淮沁医生认为,尽管这次调查只涉及将近300名年轻患者,它却是有代表性的。

      陈淮沁医生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年轻人就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如果目前普遍的情况是,年轻人都不重视生活健康和饮食平衡,并缺乏运动,我们就应该设法说服他们戒烟,并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

      国大医院接下来计划开展更积极的病人教育,希望能说服年轻人戒烟、重视自己的健康,设法扭转心脏病患者年轻化的趋势。

      现年43岁的移民与关卡局人员洪维华,30年来烟不离手的习惯,让他的心脏在去年底终于不胜负荷。医生在他去年12月求医时,发现他心脏右边的动脉有95%已经阻塞,再不医治就会心脏病爆发。今年1月,他进行了血管成形术,挽救了性命。

      洪维华受访时表示,除了吸烟,他过去其实不太重视饮食的健康,也不定时运动,可能因此而种下了祸根。“我爸爸在60岁那年其实也患上心脏病,不过,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年轻也惹上这个麻烦。”

      经历了这次病情,洪维花更珍惜自己的健康了。他不仅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也对年迈的母亲、太太和4个孩子的饮食起居更关心。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2009年2月28日星期六

    你知道iPod对你的听力影响有多大吗?


    你知道iPod对你的听力影响有多大吗


    By LAURA BLUE Monday, Jul. 28, 2008
      在水十年/译
      
      在现在的社会,听力丧失越来 越普遍了。《内科医学文献》周一发表的一份调查研究显示,约16%的美国成年人对日常对话的听力削弱了,近30%的20周岁以上的年轻人,人数大约在 55,000,000,已经丧失了对部分高频率声音的听觉。这项发现重新引起了相关人士及专家的担心:长时间通过耳机听大音量的音乐是否会导致人的听力丧 失?来自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听力学诊断教授,Brian Fligor解释了耳机听音乐的习惯会给你造成多大的影响,以及如何减轻听力丧失的风险。
      
      Q:iPod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听力丧失?
      
      A:那取决于个人,取决于你每次听音乐多长时间,以及你在iPod上设置的音量水平。
      
       如果你戴着耳机听iPod,并且将音量设置在90%或以上,每天大约听2小时,一个礼拜有五天,天天如此,我们最好的估计是,谁拥有更敏感的耳朵,谁的 听力丧失的程度就更大-以40分贝为准。这意味着最安静的时候, 你能听到40分贝的声音。这是一种对高声调的声音听力丧失,所以她/他仍可以听清楚并且明白大多数的日常对话。这种听力丧失的影响在背景噪音水平上升时表 现的最明显,此时你不得不集中注意力才能听清楚某人的讲话。然后,它开始削弱你的社交能力。
      
      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用随身听听音乐 10年或者10年以后。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他是建筑行业的,当他工作的时候总是戴着耳塞听音乐,他认为只要他听的是音乐声,而不是电锯的噪音,就 可以保护他的耳朵——因为他喜欢的是音乐而不是建筑施工时的噪音。在28岁的时候,他已经因噪音诱发了50~55分贝的听力丧失。我们问了一些关键性的问 题,关于他在与人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给了一个典型的回答,“当我坐在家里,电视机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我可以很好的明白人们的交谈。”他说道,“但是 当我去赶赴宴会时,我就会有很大的麻烦。”
      
      这巨大的变化体现了噪音对人的影响有多大,然而,同时这是一个许多研究者正在努力的方 向。当然,这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遗传学的。我们得知的多大程度的声音导致多大程度的听力丧失,是基于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雇主尚未被要求在喧嚣的工 作环境中保护工人的听力的情况下的研究。我们发现,当人们长期的暴露在某一特定噪音水平环境中,他们平均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丧失。但是,人与人之间听力 丧失的程度不同,那些耳朵比较强健的人与耳朵与较柔嫩的人相比,差异可达30分贝。不幸的是,我们直到那些人失去了听力,也还不知道他们谁的耳朵比较强 健,谁的比较柔嫩。那么,作为一个临床医师,我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个人,将他们的耳朵都当做是柔嫩的。
      
      特别对于噪音性听力丧失而 言,耳朵中被损坏的主要区域不是耳膜,也不是你所能看到的耳朵部位,或者中耳内的软骨,事实上是在耳朵内更深的地方。被损坏的区域是些连接大脑的神经,当 然,也包括一些特殊的神经元,声音信号通过它们进入大脑。我们正在寻找这些内部的毛状神经元,特别是外部的神经元。当它们长期的使用过度或者刺激过高,它 们就会被新陈代谢耗尽。它们工作过度了。它们会临时性的丧失功能,所以你为了听清楚就不得不扩大音量。这些神经元经过一次照射治疗后会恢复功能,但是如果 你依然像以前一样让它们操劳过度,它们最终会死掉,并且你的内耳将会失去那些听力功能,这些神经元一旦死掉是无法替代的。
      
      根据经验积累,加上从研究得来的数据显示,当人们每天用那些标准耳塞听音乐90分钟,音量控制在80%以下,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患噪音性听力丧失的风险。但是如果你调的音量越大,那么持续听的时间应该尽可能缩短。如果在最大音量的水平,那么你每天最多只能听5分钟。
      
       我不是特别指iPods。无论哪一种随身听都有对人造成听力丧失的潜在危险。我们已经对MP3播放器进行过研究,并且对于其制造商,我们取得了非常相似 的成果。一些内置的耳塞能提供比外挂耳塞更高的音量。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该类型的耳机与人们设置的不同音量水平几乎无关。这些设置都取 决于他们收听环境中的背景噪音水平。当我们把人们放在不同的收听环境中,比如在一架飞行的飞机上——我们利用的噪音是经记录过的波音757飞机,我们在实 验室内模仿这样的环境,结果80%的人们最终都设置了那些可能会危害到听力的音量。在波士顿的铁路系统中,其环境噪音水平与飞行中的飞机不相上下,虽然它 们听起来不大一样。这些噪音音量非常高,以至于人们在利用耳塞听音乐时设置了过高的音量。
      
      我承认我喜欢那种嘈杂的音乐。我非常喜 欢在体育馆内使用iPod。我想它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我甚至鼓励人们随心所欲地,想听多大声就听多大声。但是为了以你喜欢的音量听音乐,你必须注意到 你听了多长时间。我还要强烈推荐人们去购买好一点的耳塞,这样可以屏蔽背景噪音。经过我们研究,发现有的耳塞能完全密封住耳槽。相比那些主动地消除噪音, 将噪音排除在外的耳机,这些都是被动的隔音耳机。目前我要说的就是,二者都能让人们调到自己喜欢的音量——而当人们使用内置耳机时,声音强度最好调得更低 一点。
      
      原文链接:http://www.time.com/time/health/article/0,8599,1827159,00.html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2009年2月26日星期四

    瑞典研究人员:从小超重但不肥胖也会短命

    瑞典研究人员:从小超重但不肥胖也会短命

    (2009-02-26)
    (巴黎法新电)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从小只是超重但不肥胖的人,早死的危险会增加三分之一,这和每天抽10支香烟的危害差不多。

      那些在18岁时就肥胖的人,早死的危险会增加一倍,跟体重正常但是长期大量吸烟的人属于同一风险区。

      如果身体肥胖再加上吸烟很多,那么早死的危险就会大幅度提高,比既不吸烟又体重正常的人要高出四倍。

     早期研究已经发现,体内脂肪过多的人会短寿,而且患上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也较多。但身体超过理想重量却还不肥胖,是不是寿命也会缩短,科学家至今对此意见分歧。

       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研究所的内奥维乌斯和同伴,对4万5000名在1969年至1970年参加征兵体检的男子,进行了健康数据分析,这些人当年都是 18岁。这些数据包括了参加者的吸烟习惯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在接下来平均长达38年的后续调查中,他们发现有2897名调查对象死亡了。

      研究人员发现,死亡率最低的是那些体重正常而且不吸烟的人,但他们也惊讶地发现,肥胖的人早死的危险,比吸烟多的人还要大。


    http://www.zaobao.com/gj/gj090226_510.shtml

    http://gongjinfa.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_6419.html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国际糖尿病联盟大会糖尿病间接成为本地首号隐形杀手

    国际糖尿病联盟大会糖尿病间接成为本地首号隐形杀手


    林慧慧(曼谷) (2005-10-26)

      要大大降低因糖尿病死亡的风险,只要遵守一个重要原则:每个星期五天、每天30分钟的运动。专家指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加插这个运动150分钟的元素,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几率可减少高达60%。

      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副主席克利韦·科克拉姆教授(Clive Cockram)在该会曼谷常年西太平洋区域会议上受访时指出,研究显示,简单如快步行走这样的运动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有很显著的帮助。

      糖尿病已经成了全球关注的问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到了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超过3亿3000万人,三分之二患者来自亚太区域。

      要是以人口比例来计算,新加坡是糖尿病患比例最高的亚洲国家。

      在新加坡,糖尿病虽然是第8大致命病因,占总死亡人数的3%,不过专家认为,糖尿病的杀伤力被严重低估了。在曼谷出席会议的新加坡国大医院内分泌科顾问刘俊锋医生指出,实际上其他致命病况如第二号杀手心脏病、肾衰竭或中风等,大多因糖尿病引起。

      以韩国为例,在众多种致命病因中,糖尿病是全国第4号杀手。但是该国专家告诉与会者,要是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算在内,糖尿病几乎可称上是当地的第一号“隐形杀手”。

      这是因为糖尿病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其中一个重要导因,调查研究显示,有高达75%第二类型糖尿病患者最终因为心血管疾病而去世。

      国际糖尿病研究院总监保罗·齐迈特(Paul Zimmet)教授指出:“这也是为何要确定本区域糖尿病死亡人数并不容易,因为现有的数据严重被低估了。要知道,被列为因心脏病死亡的病人当中,有一半其实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不过他们却被编入因心脏病死亡的类别……据估计,现有(因糖尿病致命)的数字只是实际数字的四分之一。”

      新加坡现估计有30万人患有糖尿病。除了帮助确诊糖尿病患控制病情,另一个令医疗人员关注的是那些患上糖尿病的高风险群。

      这些开始出现无法有效制造胰岛素消化血糖的人处于一种称为“葡萄糖耐量递减状态”,要是及时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控制病情,他们有可能回归正常,不然就会急转直下恶化成二型糖尿病。

      刘俊锋医生指出,在新加坡,这些“潜伏病例”的人数估计跟确诊糖尿病患人数相等,当中每年有10%会恶化成糖尿病。
    http://gongjinfa.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_6419.html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喝茶喝水的误区

    喝茶喝水的误区


    黄涓(2007-01-07)
     许多人都知道喝水、喝茶有利健康,但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在饮水喝茶的同时存在着若干误区。

      误区一

      渴了才饮水?

      关于饮水,大多数人都是渴了才喝水,其实这是饮水的一大误区。

      “食物及营养专业私人有限公司”专业营养师陈愍说,人们如果在口渴的时候才想到喝水,已经算迟了,因为觉得口渴的时候,往往已经处于生理脱水的状态,到了迫切需要水分的状况。因此,喝水要喝得科学,要在不口渴的时候也定时喝水,确保每天有足够的饮水量,不能够只在感觉口渴时才饮水。

      同时,清晨起床喝杯水,在冷气室内也可多喝水。有一些年长者由于害怕尿频,不太敢喝水,结果摄取的水分不足够,这点必须注意。

    一般人每天的饮水量约为2公升,最好一天饮用6至8杯的白开水。喝水要喝得科学,不口渴的时候也定时喝水。而重要的是,不应把喝饮料当成饮水。

      误区二

      饮水会使人发胖?

      一些怕胖的人,连喝水都害怕,他们以为,饮水也会使人体重上升,尤其在减肥期间更怕喝水。

      营养师陈愍说,这个观念是绝对错误的。她说,肥胖的原因是热量(卡路里)摄取过多,卡路里主要来自食物,来源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因此,调整饮食结构是减重的关键,消耗卡路里主要是通过运动,还有新陈代谢,和饮水并没有关系。

      她强调,饮水并不会使到体重增加,因为水并不含卡路里。相反的,饮水有时候还会促成减肥效果,例如有人提议饭前喝汤,吃饭前已经因为汤水将胃胀大,正餐开始时就不会吃进过量的食物,间接起着减肥的作用。

      陈愍营养师说,正常人如果喝过量的水就会排泄出来,除非是严重超量,例如有人误信“排毒”,一天之内竟然喝了10公升的水,结果造成不良后果。

      她说,一般人每天的饮水量约为2公升,最好一天饮用6至8杯的白开水。

      误区三

      把饮料当成水喝?


      也有些人,对于饮水的概念不是很清楚,把喝饮料,例如将碳酸饮料也当成水喝,这是很大的误区。因为,喝饮料不等于饮水。

      碳酸饮料大多是指平时所说的汽水,陈愍说,碳酸饮料糖分高,属于高热量饮品,长期饮用会使人发胖,并有可能增加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几率。因此不应将喝饮料当成饮水。

      至于其他饮料例如咖啡和茶,则喝完后可再适量喝水,如喝完一两杯茶后,可补充一两杯水,因为茶属于利尿饮品,喝了之后,可能会排出多些水分,因此应该适量的补充。

      同时,不同的人也必须根据身体状况喝茶,例如心脏病者:饮茶过多,会使心跳加快,有的还可出现心律不齐。

      误区四

      喝茶无往不利?

      许多人都知道,近年来有不少医学报告显示,喝茶有降压、降脂、降低胆固醇的保健功能;的确,喝茶是个好习惯,但喝茶并非“无往不利”,在某些情况下还不应饮茶,尤其是妇女在月经期间,应尽量少喝茶。

      中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李惠明教授曾撰文指出,绿茶中含有的较多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分子结合,形成大量沉淀物,防碍肠道黏膜对铁分子的吸收。而经期女性的血液本来就大量流失,如果喝了茶,负面影响更大。她指出,研究表明,绿茶越浓,对铁吸收的阻碍作用就越大,特别是餐后饮茶更为明显。因此,女性及患有贫血的人,即使在平时,也最好少喝浓茶。

      又如一些更年期妇女,会产生头晕、浑身乏力、心跳加快、睡眠品质差等症状,若再喝过量的茶会加重这些症状。

      同时,别忘了,喝浓茶也会影响睡眠,因此睡前避免喝太多茶。

    http://gongjinfa.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_6419.html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荷兰心脏专科教授估计我国约25万人患心血管疾病

    荷兰心脏专科教授估计我国约25万人患心血管疾病

    黄丽芳 (2003-10-06)  

      一名来自荷兰的心脏专科教授估计,新加坡约有25万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而其中80%的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从事心脏专科研究的威廉惹米(Willem J.Remme)教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他估计本地应该有25万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他指出,研究显示,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约有7%的成年人口有心脏疾病,而当中八成的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直到心脏病爆发的时候,才发现患病。

      根据1998年的全国健康调查,新加坡共有9万至10万名心脏病人,也就是心血管变得狭窄而造成的心脏疾病。但是惹米教授认为,实际的数字应该更多,因为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

      惹米教授说:“心脏疾病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生活习惯改变,许多人年纪轻轻就超重,患心脏病几率就增加。”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抽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等。

      心血管疾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血流受阻而导致,而这个情况通常是经过很长的时间形成的。

      据惹米教授透露,男性通常是在55岁至65岁之间心脏病猝发,女性则是在60岁以后。

      他说,患心血管疾病,置之不理会进而引发心脏病,最终导致心脏衰竭。因此如果患病初期时就受到良好的控制,将能大大降低心脏病爆发的几率。

    降低血压药物Perindopril可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

      一项大型医学临床研究显示,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其中一种降低血压药物Perindopril,也可以有效地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

      心脏疾病是本地第二号杀手,也是导致最多人入院的疾病。去年,共有约4000人死于心脏疾病。

      因心脏疾病入院的也有24万个病例,仅次于意外及暴力事件而入院的人数,当中有15%的心脏病病人年龄在45岁以下。

      Perindopril是属于一种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s)的药物,在新加坡使用已经有十多年了,它可以避免脂肪囤积在血管内壁,减少血管阻塞的情况出现。

      由法国药剂公司Servier展开的EUROPA研究,是首项证实Perin-dopril可以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大型临床研究。

    http://gongjinfa.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_6419.html

    主页||医学||保健||电影||学术||环保||财经||科教||少儿||社会||人物||宗教与信仰||计算机与 Internet Explorer


    精选博文

    健康生活的秘诀:平衡与放松

      健康生活的秘诀:平衡与放松 1 帖子原文 Ben Smith @bensmithlive https://x.com/bensmithlive/status/1776615009671364788 https://pbs.twimg.com/media/GKfLNbjXwAA...

    热门博文

    长者精神健康系列

    返回主页